|
|
訂閱社區雜志 |
【暖通】2011我國冷庫建設與冷庫壓縮機發展分析 |
(時間:2011-8-12 9:01:44) |
一、2011年我國冷凍冷藏的市場綜述 據了解,截止2011年,我國各類生鮮品年總量約7億噸,冰凍食品的年產量在2500萬噸以上,總產值520億元以上;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食品冷凍,冷藏企業約2萬家(包括加工企業內的冷庫車間及冷藏庫),就業人員250萬人,全國冷庫容量達900萬噸左右。而美國現有2200萬噸的冷庫,近33億立方英尺,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所以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未來的冷庫需求很大。關于中國冷庫未來的發展,我們可以參照和借鑒國外冷庫的現有運作模式以及發展路徑。在國外很多公共冷庫,使用者采用租憑的星矢,冷庫建設的規模擴大可以有效的節約成本,所以大的綜合型冷庫是中國冷庫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了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及冷凍冷藏迅猛發展。同時對冷庫噸位,規模和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制冷行業的發展,在食品生產加工儲藏中,采用新的冷庫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筑理念既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筑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 二、區域分析 我國冷藏冷庫容量較大的地區為: 1、環渤海經濟區:山東、河北、遼寧、北京、天津。其中山東省已達到100萬噸以上,北京約為30萬噸。 2、東部沿海地區: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其中浙江也已達100萬噸以上,江蘇約為40萬噸,上海約為42萬噸。 3、廣東約62萬噸。 4、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陜西。 三、制冷新技術、新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 冷藏庫建設推動了社會制冷技術的進步,制冷新技術的應用又進一步促進了冷藏業的發展。 (1制冷設備逐步更新換代。開啟型活塞式制冷壓縮機一統天下的局面已得到改變,由于螺桿式壓縮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能效比高、易損件少和操作調節方便等優點,它正逐步替代活塞式壓縮機,占據著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以節電。節水為主要特點的蒸發式冷凝器正在逐步推廣應用。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多數冷庫采用強制空氣循環的冷風機替代傳統的自然對流降溫方式的頂、墻冷卻排管。 (2)食品凍結技術的快速進步。隨著我國食品結構和包裝形式的變革,特別是小包裝冷凍食品業的快速發展,食品凍結方式有了重大變革,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廣為采用的間歇式、慢速的庫房式和擱架式凍結間已改為采用快速、連續式凍結裝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態化式等)為主。凍結室的溫度已從-33—-35度降至-40—-42度,因而加快了凍結速度、提高了凍品的質量。 (3)制冷系統與供液方式多樣化。 以往,大中型冷庫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強制循環供液系統,近年來,對多種蒸發溫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庫,分散式的直接膨脹系統由于具有系統簡單、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優點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4)制冷劑。目前我國的大中型冷藏庫大多數采用氨(R717)或R22為制冷劑,小型冷藏庫尤多采用R22。 (5)冷庫制冷系統的自控技術應用。大、中型冷庫基本上都實現了對庫溫、制冷系統壓力、設備運行狀態等的實時顯示和自動記錄,并設有較完善的安全保護裝置。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