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這一行業或將迎來利好 |
(時間:2019-9-27 11:01:02) |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將標桿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基準價按各地標桿上網電價確定,浮動范圍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具體電價由供需雙方協商或競價確定,但明年暫不上浮,特別要確保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只降不升。 國信證券今日發布研報稱,取消煤電標桿電價政策轉為浮動式電價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復“煤電聯動機制”,或利好新能源發電。 國信證券表示,若后續取消煤電標桿電價,采取浮動式電價政策,其中基準電價大概率續用“國家鎖死電價”,而浮動部分或與煤價快速聯動,即一定程度上恢復“煤電聯動機制”,煤電電價本質上有一定上調空間。 1、利好新能源發電補貼,減輕多方壓力。存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預計不會受到影響(20年電價政策地位類似“新能源電價憲法”)。而若采用如上電價形式,則煤電電價不是像大家所說有小幅下調可能,而是存在因煤價而上調可能,即對于未來新增新能源裝機,火電電價上提意味著補貼額缺口減少,財政補貼壓力減小,產業鏈現金流壓力減小,整體多方受益。 2、利好用戶側平價進程。取消煤電標桿電價政策轉為浮動式電價政策,后續可配合配套分布式市場化交易(隔墻售電)政策,則分布式新能源將在大面積、高效率捅破用戶側平價瓶頸,國內市場化平價新能源裝機需求將再次觸發(類比海外平價國家雙反取消后),國內市場可期。 3、競價模式為新能源消納打開空間,競價模式下發電項目的上網優先權由邊際成本決定,新能源邊際成本最低;電改總體目標是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系統用能成本,實現的路徑之一就是多消納新能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